楊憲益(1915年1月12日~2009年11月23日),祖籍淮安盱眙(今屬江蘇省淮安市)鮑集鎮梁集村,中國著名翻譯家、外國文學研究專家、詩人。1934年在天津英國教會學校新學書院畢業后到英國牛津大學墨頓學院研究古希臘羅馬文學、中古法國文學及英國文學。1936年,楊憲益進入英國牛津大學學習,并通過一位朋友認識了英國人戴乃迭。不久,戴乃迭發現,先生是個非常有趣的同伴,而且精通中國古典文學。自此兩人走到一起,并作為一個整體面對人世間的一切。1940年,楊憲益畢業回國;貒,楊憲益與夫人戴乃迭不斷地在中國西南的各個城市之間奔波,生活非常辛苦。直到1943年,友人推薦他們去了梁實秋領導的國立編譯館。當時的國立編譯館只有人從事將西方經典翻譯成中文的工作,還沒有人進行中文外譯。事實上自19世紀末以來,與外文中譯的繁盛景觀形成鮮明對比,中文外譯一直就顯得勢單力薄。所以,直到20世紀四十年代,西方人對中國文史經典還幾乎一無所知。梁實秋希望楊憲益夫婦能去領導一個部門,專門從事將中國經典翻譯成英文的工作。當時楊憲益選擇了翻譯《資治通鑒》,因為覺得“有人還沒看到過”。雖然由于戰爭原因,最終《資治通鑒》的英文譯稿不幸丟失,沒有出版,但這是中國學者主動向西方介紹文化典籍的最初努力,楊戴兩人的中文外譯事業也從此開始起步。
1951年楊憲益夫婦接到中國外文出版社的邀請來到北京,當時外文出版社(現中國外文局前身)剛剛創立英文版《中國文學》雜志,這標志著向西方社會系統介紹中國文學作品的開始。在這一時期,楊憲益夫婦以驚人的速度翻譯了大量中文作品。三卷本的《紅樓夢》英譯本便是此間的作品,這是至今為止唯一一部中國人翻譯的全譯本,另外僅有的一個全譯本是英國漢學家霍克斯翻譯的《石頭記》。在半個世紀的時間里,楊憲益、戴乃迭聯袂將中國文學作品譯成英文,從先秦散文到中國古典小說《魏晉南北朝小說選》《唐代傳奇選》《宋明平話小說選》《聊齋選》《老殘游記》,以及全本《儒林外史》《紅樓夢》,達百余種。在國外皆獲得好評,產生了廣泛影響。1999年11月18日,戴乃迭去世,楊憲益也停止了翻譯工作。
自著作品
零墨新箋(隨筆集)1947,中華書局
零墨續箋(隨筆集)1950自印
赤眉軍(中篇小說)1957,中國少年兒童出版社
譯余偶拾(隨筆集)1983,三聯書店
翻譯作品
老殘游記(長篇小說)1947,南京獨立出版社
英國近代詩抄 1948,中華書局
離騷(楚辭)與戴乃迭合譯,1953,外文出版社
屈原(話。┡c戴乃迭合譯,1953,外文出版社
雪峰寓言 與戴乃迭合譯,1953,外文出版社
唐代傳奇 與戴乃迭合譯,1954,外文出版社
王貴與李香香(詩歌)與戴乃迭合譯,1954,外文出版社
白毛女(歌。┡c戴乃迭合譯,1954,外文出版社
長生殿(戲。┡c戴乃迭合譯,1955,外文出版社
魯迅選集(1—4卷)與戴乃迭合譯,1956,人文出版社
宋明平話選 與戴乃迭合譯,1956,外文出版社
儒林外史(長篇小說)與戴乃迭合譯,1957,人文出版社
牧歌(詩歌)古羅馬維吉爾著,1957,人文出版社
漢魏六朝小說選 與戴乃迭合譯,1958,外文出版社
關漢卿雜劇選 與戴乃迭合譯,1958,外文出版社
阿里斯多芬喜劇二種 古希臘阿里斯多芬著,1959,人文出版社
地心游記(長篇小說)法國凡爾納著,與聞時清合譯,1959,外文出版社
中國小說史略(文學史)與戴乃迭合譯,1959,外文出版社
故事新編(短篇小說集)與戴乃迭合譯,1961,外文出版社
野草(雜文集)與戴乃迭合譯,1976,外文出版社
紅樓夢(1—3冊)與戴乃迭合譯,1978—1980,外文出版社
史記選與戴乃迭合譯,1979,外文出版社
奧德修紀(史詩)古希臘荷馬著,1979,譯文出版社
吶喊(雜文集)與戴乃迭合譯,1981,外文出版社
彷徨(雜文集)與戴乃迭合譯,1981,外文出版社
三部古典小說節選 與戴乃迭合譯,1981,《中國文學》雜志社
聊齋故事選 與戴乃迭合譯,1981,《中國文學》雜志社
賣花女(戲。┯げ{著,1982,中國對外翻譯出版公司
古羅馬喜劇三種 古羅馬普勞圖斯等著,1985,中國戲劇出版社
漢魏六朝詩文選 與戴乃迭合譯,1986,《中國文學》雜志社
泰安翻譯公司
上一篇:
新聞報道賓語從句的翻譯下一篇:沒有了!